在集中供熱、工業蒸汽輸送等工程中,
直埋式聚氨酯保溫管憑借其高效保溫、占地小等優勢成為主流選擇。然而,管道接口處理不當易導致保溫層進水、熱損失超標甚至管道斷裂等嚴重后果。本文將從材料選擇、工藝控制到質量檢測,系統解析直埋式保溫管接口處理的核心技術要點。

一、接口材料"三劍客":構建防水密封屏障
1.電熱熔套:采用與管材同質的聚乙烯原料,通過數控機床加工出與管道外護管全部貼合的波浪形熔接面。其熔融指數需控制在0.2-0.5g/10min,確保焊接時流動性適中。
2.高密度聚氨酯現場發泡料:選用黑料(MDI)與白料(組合聚醚)配比為1:1.2的專用配方,發泡后密度達60kg/m³,閉孔率≥95%,導熱系數≤0.024W/(m·K)。
3.防水密封膠帶:采用丁基橡膠基材,厚度≥1.5mm,拉伸強度≥8MPa,需具備-40℃低溫柔韌性。
二、五步標準化施工流程
1.管口預處理:使用角磨機去除管端150mm范圍內氧化層,表面粗糙度Ra≤6.3μm。采用丙酮擦拭清潔后,立即用防潮膜包裹保護。
2.電熱熔套安裝:將熔套套入待焊管端,使用專用夾具固定。通過智能溫控焊機施加180-220℃電壓,熔接時間根據管徑按3-8分鐘/米控制,確保熔深≥3mm。
3.聚氨酯現場發泡:采用高壓無氟發泡機,在環境溫度15-35℃條件下,將混合頭伸入接口空腔中部注入料液。發泡過程中使用紅外測溫儀監控溫度,確保芯部溫度不超過120℃。
4.外護層修復:待發泡料固化后,用熱收縮帶包覆接口區域,加熱溫度控制在140±5℃,收縮率≥30%。最后涂抹兩道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,干膜厚度≥300μm。
5.質量驗收"三檢制":施工方自檢后,需通過電火花檢漏儀(檢測電壓25kV)進行100%檢查,并留存接口剖面樣塊進行密度、閉孔率實驗室檢測。
三、關鍵控制點
1.環境濕度>85%時需搭建防雨棚,防止電熔焊接時產生氣孔。
2.發泡料攪拌時間嚴格控制在8-12秒,避免組分分離。
3.冬季施工需對管端預熱至40℃以上,防止低溫導致發泡不良。
在雄安新區地熱供暖等項目中,該接口處理工藝已實現單接口熱損失≤0.05W/(m·K),使用壽命突破30年。隨著智能感應加熱、機器人噴涂等新技術的引入,直埋式聚氨酯保溫管接口處理正向全自動化、0缺陷方向邁進。